国家植物园牡丹品系约三成拥有洛阳基因

刘政安博士与新品种牡丹合影(受访者供图)

临近“五一”,洛阳观赏牡丹陆续凋谢。此时,北京香山脚下,国家植物园正举行一场牡丹科技文化展。您知道吗,在国家植物园的牡丹专类园中,有约三成的牡丹品种拥有洛阳牡丹的“血统”,而且领衔牡丹科研栽培与选育课题组的研究员是咱洛阳人刘政安。

今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的整合扩容,掀开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新篇章。在规划中,园区专门为牡丹设立了专类园,并以此为依托开展牡丹栽培与选育研究。

与普通的植物园、公园不同,国家植物园的重要功能是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目前,国家植物园牡丹专类园及资源圃保育了国内所有野生牡丹种群和上千个牡丹品种。

“洛阳是牡丹的故乡。在牡丹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中,也必然绕不开洛阳。”国家植物园研究员刘政安博士说,牡丹原产于中国,9个野生品种中有4个生于洛阳及周边地区。

隋唐盛世,洛阳人把野生牡丹引入庭院栽培,创造了天然的杂交机会,成为牡丹五彩缤纷的肇始。时至今日,洛阳牡丹已传入日本及欧美诸国。经过人工定向杂交、选育栽培,牡丹家族已经拥有了约2000个品种。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就开始了牡丹研究,并陆续从洛阳采集了大量牡丹品种。刘政安粗略估计,现在的国家植物园牡丹品系中,大约有三成拥有“洛阳基因”。

“在洛阳向国家科研平台输出特色牡丹品种的同时,也有许多新品种经过国家植物园向洛阳汇聚。”刘政安坦言。青年时代,他曾担任洛阳市花木公司的工程师,并两次赴日本深造,此后入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他的牵线搭桥下,王城公园、国家牡丹园、国际牡丹园等先后引进了110多个日本和欧美牡丹品种,不仅丰富了洛阳牡丹品种,延长了洛阳牡丹花期,改变了洛阳牡丹品种结构,更为牡丹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源。

不止于此,洛阳与国家植物园的科研合作也有着深厚渊源。多年来,包括刘政安在内的国家植物园科研团队每年都会来到洛阳,在洛阳市林业局的支持下,与国家牡丹园、洛阳农林科学院、纵横牡丹园艺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杂交育种、油用牡丹、牡丹产业化等领域技术攻关。

“新时代对牡丹科研提出了新课题。”刘政安说。除了独特的观赏价值,牡丹根可入药、籽可榨油、花可制茶,浑身是宝,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牡丹的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选育更加高产稳产优质的油用牡丹品种、培育适合切花的牡丹品种、突破牡丹快繁技术等,都离不开科研赋能。

“未来,期待洛阳与国家植物园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关系,共同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增光添彩。”刘政安说。

 

本文摘自洛阳网